中医经典 爱出虚汗, 黏如油? 1个除湿热很彻底的方法, 上开水闸, 下通水道
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下来,湿热是困扰着无数患者的一大病因。体内有湿是什么感觉,有热是什么感觉,湿热结合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感觉?
如果您稍微一活动就爱出汗,这可能就是体内存在湿邪了。湿邪就像是黏糊糊的油一样,要是还带着腥臭的味道,那就是有热邪了。湿邪属于阴邪,热邪是阳邪。湿热一旦搅结合在一起就像是,油混进了面里,再想分开就难办了,本身就不舒服的症状也会因为病邪的相缠而加重。
所以只一味的清热,湿邪问题很难被一起解决;只祛湿,热邪也会失去压制更加肆意取入侵体内。热邪附着在湿气上,这身体里浑然就变成了一个桑拿房,湿热在身体里到处乱窜。
之前有些朋友说尝试过三仁汤来祛除湿热,但调理的效果却不明显。今天柴胡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此此方在祛湿热方面,要比三仁汤更快、也更彻底。帮您把身体里的水闸打开,让多余的水液顺利排出去,同时还能把下面的水道疏通干净,把湿热连根拔掉。
365站群此方就是藿朴夏苓汤,主要由厚朴、半夏、茯苓、泽泻、杏仁、藿香、淡豆豉、白蔻仁、薏苡仁、通草等组成
使用常规的祛湿热之法,很难应对湿热弥漫至全身的症状,更难以将湿热排出去。所以这里我选用具有发散性质的药材,利用发散性就像风一样的性质,吹散湿气。比如杏仁、淡豆豉、藿香,通过皮肤排水液杂质的方式将湿邪发散出去,改善头晕胸闷、身乏困重的问题。湿气一除,热就无所依附无法再侵扰人体。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湿最容易困扰中焦,湿的产生大部分离不开脾运化不及时的原因。一旦脾虚运化水湿的效率就会降低,会反过来进一步加重体内湿气,恶性循环。因此,采用了厚朴、半夏、白蔻仁,让中焦脾胃恢复运转,帮助水液及时排出体外。
泽泻、通草、茯苓、薏苡仁,可以作用于下焦湿热的清除,进而发挥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以排便的形式让多余的水湿顺利排出。水湿从小便排出去后,自认也解决了便溏的问题。
本文不推任何药物,中医讲辨证论,用药一定先根据体质辨证,不要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