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宝库
养生财富 针灸讲座(一)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 养生宝库 > 养生资源 > 养生财富 针灸讲座(一)

养生财富 针灸讲座(一)

发布日期:2024-11-28 14:55    点击次数:131

王雪苔 编著 朱琏 审订

文献来源:王雪苔,朱琏.针灸讲座(一)[J].中级医刊,1954(10):18-21.

                        全文5048字,阅读时间为16分钟

图片

朱琏(1909—1978):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局副局长,1951年创立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为首任所长,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任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著有《新针灸学》,是新中国针灸学的开拓与革新者。

图片

王雪苔(1925-2008):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早年跟随外祖父张五云学习《易经》与简易灸法,1948年师从朱琏学习针灸理论与技术。通过近六十年针灸实践,王雪苔对经络理论、针刺知识、灸疗技术及古代灸法做了大量发掘整理工作。

站群论坛

前 言

    针灸疗法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之一,一向受广大劳动人民欢迎。从历代经验证明,它确实能治疗很多疾病,且使用时也经济、方便。这是很值得学界推广使用和研究提高的一种珍贵的疗法。这部讲义原名针灸十讲,是过去给北京医士学校讲课时的讲义,后又由有些单位翻印采用,据一般反映还能适合中级医务人员习针灸疗法时的参考,现经加以修订,分期在本刊发表,尚希医界同仁指教。这讲义的内容,主要取材于朱琏同志所著的新针灸学,也参考了一些其他书籍。兹将参考书目列下:

    古书目:素问(王冰注),灵枢经,千金要方及翼方,外台秘要,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本草纲目,徐氏针灸大全,针灸集成,古今医统,左传,前汉书艺文志,逸周书,说苑,山海经,旧唐书,新唐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现代书目:新针灸学(朱琏著)、人体解剖图谱(西涅尔尼柯夫著,1952年莫斯科版),外科解剖图谱(华东医务生活社版),东北医学杂志(1952年第九期)。

第一讲

绪   论

一、针灸的由来与现状

    一个传说:

    古时候的人,在原始生活的时期,依靠着猎取野兽及采集果实等劳动方式维持生活。有了疾病,也只是从劳动中创始治疗方法。有一个人头痛剧烈,有一天当他搬运石块的时候,偶一不慎,石块掉下来,碰破了自己的脚,当然是很疼了,而且也碰破了皮流出了血,可是头疼却马上好了。从此以后,一遇着头疼的人,他就告诉人家用石块砸破脚。后来,又有人觉得这样砸脚未免损伤太大了,于是就改变成用尖石头往脚上搞一搞,也同样治好了头疼。据说,这是最初发明的“砭石”治病方法。

    针灸疗法究竟产生在哪一年代?

    这问题现还考查不出来,上面的传说,虽然没有什根据,不过在针灸的前身,用的治病工具是石头做的,是可以查考的。如内经曾云“……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又云“其治宜砭石”,“四曰制砭石小大”,这里所谓针石或砭石,就是石头磨的针。

    山海经上曾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共下多箴石”,郭璞注云:可以为砭针,全元起(南北朝人)在内经注解上说过:“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古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另据帝王世纪记载:“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千金要方序:“黄帝受命,创制九针”。

    以上各项材料对照起来,我们可以看出“砭石”治病乃是金属针治病的起源。而砭石是否起源于三代以前还需进一步考查。

    关于灸法的起源还缺乏实证,但是我国最古的医书《素问》上,就将针与灸相提并论。在新石器时代,盛行过骨卜的方法,将艾蒿一类的菊科植物燃着,在动物的骨骼上烧成一些斑点,然后观察其裂纹,以求得征兆。这种骨卜,似与灸法有很大的类似。

    根据以上的材料,我们大抵可以说,针灸是起源于石器时代,而更大的可能是在新石器时代。

    针灸疗法的发展:

365站群VIP

    在古代,医疗方法很少,治疗靠着“巫”(男)或“觋”(女)的祷告祭神和画符念咒,这就是后来所谓“祝由”,内经云:“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就是指这个说的。后来医药有所发展,“巫”也就成了“巫医”,巫术和医术并用起来,如逸周书云:“乡立巫医”;说苑云:“以巫医匍匐以救之”等记载,就是证明。

    以后,由于医药更进一步发展,巫和医也开始了分家,这个分家,大抵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不过当初在“医”中,还是针药并用的,后来由于针灸又进一步发展,针灸就又单独成一科了。针灸发展到具有专科的规模,大抵是在晋朝,而在历史材料中见有明确记载的,则首推旧唐书。据该书职官志所载,在唐朝的医制当中,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20人,针生20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涩滑之候,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

    历代的针灸书籍:

    中国历代针灸专门书籍或载有针灸的医籍,不下二百余种,可惜大部失传了,兹举其主要者列下:

    素问——是采取黄帝与岐伯问答的形式写的,但根据史书考查,有的说是周秦时代所出,有说是秦汉时代作品,各执一说。而考查该书内容,可见有极大可能是汉朝人编辑的,惟其内容则不限于汉朝,有很多是汉朝以前的材料。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据晋朝皇甫谧说,素问就是其中的九卷。

    灵枢——又名针经(见皇甫谧甲乙经序),可能与素问出于同一个时代,其中着重记载的是针灸,实在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代文献。素问与灵枢合称为内经。

    难经——可能亦出于汉朝。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说是战国秦越人所著。

    甲乙经——晋皇甫谧所著。

    千金方——分为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两部,隋唐时人孙思邈撰,其中有很多新的穴位和治法。 

    外台秘要——唐王焘撰,内容有一千余种疾病的秘方及针灸配穴。

    针灸资生经——宋王执中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王惟一(又名王惟德)撰,王氏除撰著该书外,并铸有铜人针灸模型,绘有铜人针灸图,在针灸医术上贡献很大。

    金兰循经——元忽泰必烈著。

    针灸素难要旨——明高武撰述。

    针灸大成——最初名为针灸大全,明杨继洲撰。 

    徐氏针灸大全——明徐凤编述。

    神灸经纶——清吴亦鼎编辑。

    针灸疗法的现状:

    虽然针灸疗法是我国的宝贵医学遗产,但过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不仅未得到发扬提高,且受到摧残。

    1944年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毛主席指出了文教卫生工作的方向以后,针灸疗法首先在老解放区行使起来,解决了一部分医药两缺的困难问题。尤其自1951年春人民日报发表了针灸文章,朱琏同志所著《新针灸学》和鲁之俊同志的《新编针灸学》又相继问世,针灸疗法在全国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

    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了针灸疗法实验所,政府和军队系统中也有不少医疗机构先后添加了针灸科室,许多地区的中医也组织起来了,共同学习或办联合门诊,内蒙、新疆、西康等兄弟民族地区也都大力地推行了针灸疗法,解决了不少疾病治疗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祖国的针疗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针灸疗法在国外:

    唐朝时候,针灸疗法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很盛行。自明治以后,有些医学者做了些针灸研究工作,虽然也有些成绩,但在针灸治病的原理上,始终未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17世纪时,这个疗法又传到法国,现在巴黎有金针工作者协会及金针学会,某些医院还添设了金针门诊部。目前还有其他国家在推行针灸疗法。

    苏联对我国的针灸疗法特别注意,自从《新针灸学》介绍到苏联以后,更引起苏联医学界很大重视,要求我国多介绍材料。乌克兰生理研究所福利波尔特教授,在研究动物的皮肤电位中证明,皮肤的电气活动点与中国的针穴位有很大的一致性。

    今后,中国的针灸疗法在与苏联先进的医学理论相结合、共同努力之下,必会有飞跃的进步,这是很可喜的。

二、针灸的特点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第一,针灸疗法治疗范很广:内科、精神病科、妇科,小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甚至外科,都有它能治的病。

    第二,针灸疗法是最节约的疗法,除了针、艾及一些消毒材料外,不用任何药品。

    第三,携带便利,随处可行。

    第四,只要按法行使操作,不滥针滥灸,就没有副作用或不安全的顾虑。所以这个疗法最便于学习掌握,适于推广。

三、针灸治病必须掌握的三个关键

    朱琏同志从她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出针灸治病必须掌握的三个关键,这的确是我们针灸工作者应该重视的,现简述如下:

    1.刺激的强度。亦就是刺激量的大小。这里包括刺激的强弱和刺激时间的长短。一般说来,强而持久的刺激叫做强刺激,主要用在功能亢进的疾病(如疼痛、痉挛等),以发挥抑制作用;弱(或强)而短暂的刺激叫做弱刺激,主要用在功能减退的疾病(如麻痹),以发挥兴奋作用。

    2.刺激的部位。亦就是穴位。这是在针灸施术时必须选择的。在临床中,一般都依照疾病的诊断和具体的症状而选用不同的穴位,但总之不外乎接近病区的穴位和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穴位,以及全身性穴位等几类。

    3.刺激的时机。在治疗疾病时,如能恰当地掌握时机,则效果更显著。例如针治疟疾,当发作前一、两小时给予针刺,则易收效;针治头痛,在其痛得最剧烈的时候针刺,更容易使痛镇静下来;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在发作时针灸更易收到效果。

第二讲

针灸治疗原理的初步探讨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朱琏同志早已提出了“在于激发与调整神经的调节机能和管制机能”,无论从针灸的临床实际出发或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出发,都证明这种提法是正确的。我这里不想再重复,只是对从以下几种针灸临床中的现象,作一些简单的讨论。

1.针灸是哪一类疗法?

    用针扎一扎或者用艾火(不用艾火用吸着的纸烟也可以)灸一灸,就治疗很多疾病,这究竟算是什么疗法呢?根据一般论点来看,针刺是一种机械性刺激;艾灸是一种温热刺激。

    两者的刺激作用于神经干、神经纤维及皮肤与肌肉的感受器,通过一定的神经活动过程,以到治病的目的。以往曾有人认为针治乃是金属电流的作用;灸治乃是组织蛋白的变性产物——组织胺(Histamin)的作用,这都是值得怀疑的。

    针法起源于“砭石”,显然用石针治病是不会有什么金属电流的;而我国现在用的灸法,大多为不灼伤皮肤的灸法(无瘢痕灸)也同样起到作用,所以蛋白变性的说法也就不见得可靠。

    针灸的刺激,应该说是一种无条件刺激(因为这种刺激与反应不是后天形成的),但是这种刺激的影响,则不仅限于低级中枢,更基本的、更主要的是影响到高级神经的活动。由于针灸的刺激可以由术者随意掌握,加之,这种刺激是一种轻微的刺激(相对于其他剧烈刺激而言),所以它不是致病因子,而是对于高级神经有着良好的影响的。

    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足以证明以上看法的实例是很多的。例如针灸治疗夜尿症的机转,都是由睡眠中的无意识排尿变成觉醒排尿,显然这是针灸疗法对高级神经起到了作用。

2.针灸的刺激如何调整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

    人类的高级神经,即大脑皮层,乃是人体的主导部分,它管辖着人体的一切部门。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即“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如果发生了冲突,失掉了通常的平衡时,就会使得体内某些部门功能改变,或则相互之间出现紊乱现象,于是疾病就发生了。

    针灸疗法的作用就在于调整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使它趋向健康状态,从而调节体内各部门的活动。兹就我们临床中所看到的现象,初步提出几点关于调节形式的看法,以供参考,当然这还是很不成熟和不完全的。

    第一,加强皮层细胞的保护性抑制作用,使脑皮层中存在的病理兴奋灶转入抑制过程,以保护皮层细胞,不会继续遭受致病的刺激,例如针灸治疗高血压症、神经痛、疟疾、皮肤病等。

    第二,提高皮层细胞的机能灵活性,调整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关系,使之恢复正常的诱导关系,即使之能够恰当地反应客观刺激而引起兴奋活动,亦能适时地转入抑制过程以避免遭受破坏,例如针灸治疗神经官能病。

   第三,解决脑皮层之高度抑制状态(抗间生态)。当脑皮层陷入高度抑制状态时,往往会使得皮层下中枢的机能反常,引起全身状况的改,如果发展下去,可能使得整个机体的机能停顿,这是很危险的。针灸疗法可以解除这种高度抑制,使脑皮层恢复正常的机能活动。例如针灸治疗休克。

3.对于穴位的认识

    穴位乃是针灸的刺激部位,分布在体表各处,同一区域的穴位有相同的作用,而每个穴位也有其单独的作用。体表与内脏之间有着分节性的联系,即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而体表的刺激也能影响到内脏。

    乌克兰生理研究所的福利波尔特教授在研究动物的皮肤电位中,曾对此得到了证明。然而这种联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受着大脑皮层的管辖控制的,即体表受到刺激,能传到大脑皮层,调整皮层的机能,皮层反过来又控制内脏的活动。

    巴甫洛夫说:“皮肤的各点当然就是大脑两半球皮层内与此相当各点的射影”,这就是说,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也就传到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因而其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了。所以针灸临床中选择穴位是完全必要的。朱琏同志曾说:“在注意手法效果的同时,还得注意所取穴位的效果,作为继续治疗取穴的重要根据”。

4 针刺的手法问题

    在针灸临床中,主要是依据病情而决定刺激的强弱,例如用持久的强刺激治疗神经痛较易起到抑制作用;而对于神经机能低下的疾病,即使用强刺激法,也不出现抑制现象,相反地却往往激发了神经的活动机能。

    这一点和维金斯基关于神经的机能灵活性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根据维金斯基所提出的理论,在神经安静状态,通常是弱刺激引起小的兴奋反应,强刺激引起大的兴奋反应,而在神经由于病理刺激处于兴奋状态时,过强的刺激非但不引起兴奋反应,反而把神经活动导向抑制过程。

    一般针灸临床中,不论是为了激动神经机能或抑制机能亢进,强刺激法都可以起到作用,这在上面已叙述了。然而并不是对于一切病人都可以用强刺激法,对于神经敏感性较高的病人,往往强烈的刺激(主要是针刺的“感觉”特别大的时候),是造成“晕针”的原因之一,显然,这是脑皮层在接受到突然的强烈的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而转入超限度抑制。所以对于这一类病人,除了起到适当的抑制作用以外,一般不采用过强的刺激法。

5.针灸远隔部位的作用

    针灸临床上掌握“兴奋”和“抑制”,并不单纯在病区施用不同的强弱刺激而已,更要选择一些距病区较远的穴位来进行治疗。例如针治牙痛,在手上的“合谷”穴,或足上的“行间”、“内庭”穴针刺,都能起到抑制作用。

    关于这个问题,用维金斯基所提出的“优势法则”来解释似乎更妥当一些。因为大脑皮层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点兴奋,不可能两点兴奋并存,当大脑皮层同时受到两种以上的刺激时,只能对其中最强的刺激起反应。当针刺手上的“合谷”穴停止牙痛时,很可能是在病人脑皮层中出现了新的兴奋灶,固有的病理兴奋灶相应地进入抑制过程(新建立的兴奋灶可以随着刺激的解除而消失)。

针灸生:徐   柳针灸师:李宝金

特别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养生宝藏 话放在这!减肥就是..

>> 养生宝藏 方剂..

>> 价值挖掘 脾胃不好? 柴胡帮你..

>> 资源整合 绝绝子!美白抗老一..

>> 健康传承 了解慢阻肺 做好健..

>> 中医经典 预防胃癌怎么做,盘..

>> 养生宝藏 老中医治疗痛经验方..

>> 养生宝藏 宵夜江湖没有“饿”..

>> 中医经典 保温杯里加两味, 宗..

>> 中医经典 带大家学习一下中医..